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尚小说网 www.asxs.cc,最快更新乾隆朝的那些事最新章节!

    11、又收新人

    陈道海回到按司衙门后,稍微梳洗一番后,马上率领杨遇春、林宾日前往拜见戴文正。

    经过与洋人在马尾港一战,陈道海不敢小瞧火器了,。中华民族及大清如不自强,恐数十年后在炎黄大地上驰骋的便将是洋人的铁车铁马了。

    软禁戴文正的偏房大门外一左一右地站立着两名鹰卫,见到陈道海过来,都朝其行了下礼。陈道海点头后发问道,

    “此老在房内有何动静没有?”

    左首一鹰卫答道,

    “一直都是在打坐之中,除了偶尔进进食外再无其他动作。”

    “打开房门。”

    在陈道海下令后,两名鹰卫推开了房门。

    显露在众人眼中的果是那戴文正在闭目打坐,双眼紧闭,那长须极有节律地无风飘动着。杨遇春想上前推醒戴文正,却被陈道海阻止,他小声对杨遇春说道,

    “时斋兄,既然戴老先生在打坐,我们就别打搅他了。一起坐在这里等等吧。”

    陈道海率先盘坐于地,其他二人也只好跟着一起坐在地上。

    这一坐就是足足三个时辰,等得是陈道海有些晕头转向。可不是,风尘仆仆地从马尾港赶回福州,连饭都来不及吃上一口,就长坐于此。就算是块铁也承受不起。

    慢慢的,陈道海两眼发黑,一头便栽倒在地上。

    在旁陪坐的二杨及林宾日都慌了神,赶紧把陈道海给掺扶了出去。林宾日临走时不忘瞄了眼戴文正。此公久闭的双眸终于在那时打开了一条缝,射出一道精光笔直注视着陈道海。

    看来这戴老先生对陈大人有意,不晓得是不是在行那欲擒故纵之策。

    林宾日也不好点破,紧随二杨出了房门。

    过了三日,陈道海身体逐渐恢复,又提出再次拜访那戴文正。在马尾港一战中身负重伤的杨芳一听就反对,叫囔说道,

    “大人,我看这老头并无什么特别之处,怕是个走江湖的老骗子而已,还不如被抓住的洋人有用处。”

    杨遇春则对杨芳说道,

    “二弟,大人既然如此做,就有他的用意,你就别多嘴了。”

    林宾日也劝杨芳道,

    “诚斋,我也如你杨大哥所想般,认为那戴姓老者绝不是个普通人。一旦请得出山,对于大人的前途可有极大的裨益。”

    杨遇春听到这,不由向林宾日望去。二人对视一眼,宛然一笑,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陈道海口中只念叨着这么一句话,

    “但愿这老头别学那三国中的诸葛亮,也非要我依样画葫芦学那刘备来个三顾茅庐不可。”

    此次拜访,并没想象中的那么大费周折。戴文正并没怎么难为陈道海,只让二杨及林宾日停步于门外守候,独自与陈道海一人入内详谈。

    杨芳乃是个急性子,边等边骂骂咧咧道,

    “这死老头也不晓得在耍什么花招。要被我知晓在使诈,我便一刀要了老头的小命。”

    杨遇春则踱步来到林宾日身旁,小声询问道,

    “宾日兄,你看这戴公有何良策献给大人?”

    林宾日耸了耸肩,说道,

    “我也不晓得。不过依他戴家的历史,想来应是与改进火器有关的吧。”

    林宾日只猜对了一小半。这戴文正并非只提到火器一事,还提到了如何全面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的一整套方案,把陈道海说得一愣一愣的,这往后谁要说古人愚蠢就跟谁急。

    戴文正把陈道海引入房内后,很直白地说道,

    “陈大人,我在牢内也听到些你的所作所为,严惩贪官,为民翻案,不愧为青天之称呀!”

    见戴文正无缘无故说这番话,陈道海不晓得这老头心里到底装着啥心思,客气地答道,

    “为官一任,造福百姓,此乃职责所在,不值一夸。”

    戴文正话锋一转,说道,

    “大人能来此处,想来定是已找到鄙人藏于按司大狱中的四部书了吧。”

    见话已入正题,陈道海也不再掩饰什么,直说道,

    “戴老先生,我粗略地看了您的四本书,觉得那里面的事与古圣贤所说相差不可以里计,什么三权分立,民主至上,蒸汽动力,万有引力等等,简直是深奥无比。”

    陈道海闭着眼睛说瞎话,其实这戴文正已经算是天才了,居然能料中后世的发展。

    “那大人又为何还找上鄙人呢?”戴文正咄咄逼人地反问道。

    “这这这。。。”陈道海停了一小会,有点难堪地答道,

    “因为火器的缘故。”可不是嘛,虽然火器比起现代的AK47啥的弱到爆,但放在清中期,比起冷兵器来说依旧是杀人大利器。而自己可不会火器制作,专业事必须请专业人来做。

    戴文正又多瞅了陈道海几眼,面带诡异地说道,

    “陈大人大概是在三天前刚领教完西洋火器的威力,才如此着急地找上鄙人,想学些应对之策吧!”

    “你怎会知道?”陈道海还真有些诧异。这老头连自己受那西洋人的火器攻击都晓得,那不是未卜先知的活神仙了?

    “三日之前,你在我房内等候的三个时辰中,我便从你身上嗅到了火药的味道,我可是研究火药达三十年之久了,它的味道我闭着眼睛也能闻得出。”戴文正不由露出自信的神情。

    “不愧为火器大师,下官确实为求得火器之秘来拜访老先生的。”

    “想让我传授火器奥妙也不难。。。”戴文正假做沉吟状。

    看来这姓戴的必有所要求,不会是让我替他老父戴翻案?这可是圣祖爷康熙钦定的案子,想给翻过来大有难度。陈道海有些疑惑。

    “大人,你知否我乃是唐朝李圣公之再传第十三代弟子?”

    李圣公?那不是曾任大唐司天监监正的李淳风吗?据传其精通天文历算,曾经因为预感到不久将有武则天乱唐的灾难,便推算起来。一时推算得忘了情,一直推演下去,直到被另一位监正袁天罡推了一下后背,道:“天机不可泄漏!”他方才罢手。但这时他已经推到千年之后了。李淳风便把他推算的成绩,写成诗歌,又画成图画,通过袁天罡上奏给唐太宗。

    这便是历朝历代君王所严禁的禁书《推 背 图》的由来,此书共六十卦,每卦配一图及一攕语,言语及图表皆枯涩难懂,蕴藏深意于其中,世人皆不得其解。但对照前三十四卦,唐、宋、元、明四朝大事均一一对号入座,不可谓不是奇书也。

    “就是那本《推 背 图》的作者吗?”陈道海好奇心被吊起,发问道。

    戴文正颔首称是,并照着自己的思路旁若无人地开始叙述开来,

    “李圣公窥破天机著出《推 背 图》后便飞升而去,我们这些后辈弟子穷白首之日也无法破解其中的奥妙,只能参照着过往事情,推算解闷罢了。”

    “难道你已堪破此图不成?”陈道海直觉地感受出异常之处。

    “不错,老夫正是承关押于按司大牢之福,而顺利破解全图,堪破天机,并洞悉我中华百年之国运。”

    不会吧?陈道海对这戴文正所讲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居然能推算出后世,这岂不是。。。陈道海打心里是不信什么神仙鬼怪的,算得上是一个正统的无神论者。

    戴文正也瞧出陈道海内心不信此事,便语出惊人地说道,

    “陈大人,你的家财可不是一般的多,称你富可敌国不夸张吧。再者,你三日前乃是去了趟马尾港,并伏击了英船无敌号。此行你可谓损失重大,人马折损将近半数。而闽浙总督及福建巡抚都深涉其中,其个中缘由皆与鸦 片这害人物有关。我可否说错?”

    这下轮到陈道海张大嘴巴再次愣在当场了。还真不是瞎猜的,把个中情形说得如此具体,就算偷听守卫之人谈话也不能如此细致,再者说了,这看守戴文正的两个鹰卫早已被下达了禁口令。

    虽然对戴文正的本事有七分信服了,可对他的动机陈道海还是感到疑惑。这姓戴的已能前推五百年,后算五百年,那他还在这边与自己瞎蹭到底所为何事?

    戴文正看透了陈道海的心思,露出自信的笑容,用坚定的语气对陈道海说道,

    “我要逆天而行,让中华之百年国运发生大逆转,扬我国威于五洲之上。”

    陈道海假装百思不得其解,假惺惺滴问道,

    “我说戴老先生,我大清气数尚不至于要到了垂危亡之边缘吧。如今天下虽然小有劫难,

    可还算太平。如按你的说法,我大清已是垂暮将死之人,即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步吗?”

    “正是。”戴文正极其肯定地答着,并说道,

    “大清也只剩下百年国运,其亡于一女子之手。一甲子之后的太平之乱将掀开华夏危亡的序幕,西洋诸国将开始瓜分我泱泱华夏领土,我中华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疾苦不堪。”说到伤痛处,戴文正不由老泪横流,默念着一首诗。

    ‘国破家亡山河碎,洋夷为祸乱中华。只待圣人振臂出,扬眉吐气立东方。’

    古人不是说嘛,人死万事空。到那时候戴文正早死了,还去管身后事干嘛?陈道海对这戴文正如此热心肠,倒是相当不解。不过对于这推 背 图准确推算出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着实吃惊。

    戴文正正色提醒陈道海道,

    “陈大人,树死留皮,人死留名呀。如果你想做个名垂青史之人,便照我的方法去做。当然,这关系到我汉民族的生死存亡,既然我挑选上你,你也无法逃避,因为这是你的责任。”

    见陈道海依旧提不起多大的精神,戴文正只能鼓动那三寸不烂之舌,继续说道,

    “最现实的利益便是能让你成为大清第一权臣,实现你的抱负。”

    提起自己的抱负,陈道海眼一亮,这倒是满现实的。人活一世,不就为了一朝得掌权,醉卧美人膝的境界,可苦于朝中有和珅压着,与自己处处作对,无法迅速实现。

    见终于吊起了陈道海的兴趣,戴文正很是高兴,说道,

    “只要按我所说去做,定能让陈大人成为大清栋梁之臣,挂像于凌霄阁内。”

    毕竟能留名青史可是每一位为官之人的愿望,谁也不想做个秦桧之流的人,遗臭万年。于是陈道海说道,

    “那好,我就信你这一回,往后你就住在我府上,为我出谋划策。

    对了,您老刚才说我大清气数已不满百年,怎么我都看不出来呀?”做戏做全套,陈道海又锲而不舍滴继续追问了一句。

    戴文正一捋长须,正色说道,

    “烈火烹油,夕阳西下,‘康乾盛世’的耀眼光芒,恰如落日的辉煌,瞬间跟踵而来的却是长夜无歌。

    不进则退,此乃万古不变之真理。自大清立朝以来,便实行所谓的闭关锁国政策。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所谓之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想不亡也难矣。

    我大清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君王,虽有英明济世之才,可面对五洲之工业革命大变动,却茫然无知,毫无准备,甚至采取错误的对策,拒绝先进技术,最终导致中华已长期落后。

    陈大人您想必已是领教过了洋人的火炮及战舰的厉害了吧!”

    这点陈道海不可否认,洋人新式武器远在大清那些刀枪剑斧之上,根本不让你靠近,就能使你一命呜呼。

    陈道海颔首称是,赞同戴文正的观点。

    “西洋诸国在数十年前爆发了一系列改天换地的伟大变革,迅速地脱离传统的发展路线而突然加速前进,跃上了世界文明进程的制高点。

    西洋之科学革命的先驱哥白尼于西历1543年发表的《天体运行论》,阐述了以太阳为中心的天文学说。伽利略研究了自由落体和钟摆运动,发明了望远镜等科学仪器,大大改进了科学观测手段。

    特别是在雍正初年,西洋科学家牛顿发现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阐述了经典力学理论。继牛顿之后,大批科学家、技术家、实验家涌现,大批科学成果诞生,大批科学研究机构成立,研究自然科学在欧洲蔚然成风,一个科学、技术、实验三者鼎立、互相牵引、彼此促进的互动新机制形成,为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而这些也都是能让一个国家富强的办法,我大清朝不学怎么能行?

    大约在二十余年前,也就是我入狱的前三年,英吉利已开始了工业革命。”

    “何谓工业革命?”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