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尚小说网 www.asxs.cc,最快更新乾隆朝的那些事最新章节!

    5、初战

    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初六,陈道海领着四百绿营兵丁从京师押解两百车粮草上路。因前方战况吃紧,新教兵锋极盛,连围甘肃省城兰州数十日,大批的各省绿营兵奉旨陆续北调,对粮食的供应也就逐渐加大。前线主帅和珅不断申斥陈道海,要求他火速前进,否则军法处置。

    陈道海虽然接了个相对来说轻松点的任务,但有苦自家知。一入甘肃境内,便遇瓢泼大雨,道路泥泞不堪,运粮车极难前进。每日的行程有一半是在拔粮车出泥坑中渡过的。

    由于章容敏自新教起义以来,每日二报,很及时地把前线战况报之陈道海,故陈道海虽未亲临战场,对整个局势也摸得一清二楚。

    和珅由于被张文庆一军给堵于德坎一带,六日内无法向前一步,并且因张文庆连续夜袭,导致和珅所领之官军,连折三名游击、一名副将,损失两千兵丁,士气低落,被迫后退三十里至三化,闭门拒不出战。

    以陈道海对和珅的了解,定会在自己这押解粮草的人身上作些文章,以平息乾隆的怒气,不外是因粮草迟迟未到而导致军心溃乱,最好的替罪羊便是陈道海。

    陈道海穿着雨披,冒着大雨走在车队中不断催促着兵丁们尽快把车子从泥洼中推动。此时的天空是灰蒙蒙的一片,阴得看不清正前方人的脸。这雨已是连续第三天了,看这雨势可能还要下那么三五天才能结。兵丁们脸上雨水混着汗水,不住地往下淌着,个个衣着都泥泞不堪,疲累万分。

    抹去脸上的雨珠,陈道海轻吐了一口气,那白气在冰冷的天气中看得极明显。甘肃此时天气反常得很,虽已入夏,可因着连绵小雨,连带气温都下降了不少,根本全无王亶望之流所报之甘肃年年大旱,庄稼枯死的情景。反正这粮车是不可能准时到达,就是能准时到,自己也要寻机拖延上几天再说。

    陈道海已有通盘考虑,早早便一日一折地上折给乾隆,痛呈自己在甘肃境内因雨势太大难于前进,无法准时运粮抵达前线。不断朝乾隆哭诉天气之恶劣,希望引起乾隆的注意。

    以乾隆对战事的关注程度来说,这陈道海的折子早就让他起了很大的疑心:

    甘肃前布政使现浙江巡抚王亶望,在甘肃任内年年上报旱灾,而此刻这个旱灾大省居然使得运粮车受阻于连日的瓢泼大雨之中,直接延误战机,岂不笑哉?且据前方陈道海奏报,其称甘肃一年内难得几回无雨天气,这又与王亶望所报之多年干旱相背道而驰。既然该省年年报旱,何以今岁得雨独多?其中必有捏饰情弊。

    震怒异常的乾隆并未把清查的任务交给和珅,毕竟和珅才出任钦差查访陕甘归来,想来定是被那王亶望所蒙蔽。他下了道密旨给陈道海,密令陈道海在军中效力时密查甘肃捐监案。接获密旨后陈道海即刻召来杨芳、杨遇春、风云三人,神情喜悦地说道,

    “诸位,皇上下了一道密旨与我,便找来大伙仔细商量一番,看看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当听完乾隆的意思后,后风云率先发言道,

    “恭喜大人,皇上终于对甘肃捐监起了疑心。我看不如趁此机会直接上本参奏这王亶望及整个甘肃官场,来个上至督抚,下至州县的一锅端,这样一来大人您势必名震天下,成为我大清朝第一干臣,皇上也必对您刮目相看,顺便还能整整那和珅。”

    风云此话讲得颇让陈道海心动,大清第一干臣?如果真那样那就太好了。人就怕不出名,有钱人都想着法子出名,何况自己呢!现在因为有着胡庆余堂的关系,自己早已是金银满仓,独缺名气。

    见陈道海有蠢蠢欲动之样,行事谨慎的杨遇春出言反对道,

    “大人,依小人之见,现在直接参奏王亶望一本,时机还是尚未成熟。”

    “此话怎讲?”

    “皇上目前也只是将信将疑罢了,再加上现在前方战事吃紧,就算想追究,也要等新教灭定之后了。现在参奏,徒增变数,给陕甘官场有可乘之机。他们大可趁乱贼横行之机,把漏洞给补上。

    最好的法子莫如是再上几道奏折,以循序渐进之法把这盖在甘肃捐监案上的黑幕一点一点地剥开。”

    陈道海想了想,确实感觉杨遇春所说乃是老持成重之法,值得选用。又看了下杨芳,杨芳与杨遇春历来同一战线,并无他意。只提醒陈道海道,

    “大人,我看邸报说那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向朝廷捐出白银四万两,以资军费之用;王亶望于浙江海塘工程一案竟捐款达五十五万两之多。我们大可从这两点上再作些文章:

    甘肃历来瘠薄,王廷赞仅任甘省藩司,何以家计充裕。王亶望于捐办浙省海塘工程案内,竟捐银至五十万两之多。其在浙未久,及坐拥厚赀,当即在甘省任内所得。因思甘肃收捐监粮,其中必有私收折色。

    想来以皇上的精明,加上大人的点明,不难想象出这甘肃捐监必有重大弊情在内。”

    二杨的想法不错,陈道海欣然接受,遂嘱咐三人道,

    “你们都下去准备一

    下,通知底下的兵丁,就说因连绵大雨,放缓前进。”

    “扎,大人。”三人退出营帐。

    陈道海在帐内磨墨,想着该如何起草奏折。不久便有了主意,提笔开始疾书,其名曰,甘肃捐监四不解。

    通篇奏折以陕甘总督勒尔谨在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向乾隆帝汇报的数字,收捐12864名,得豆麦838400余石为引,提出四不可解;

    一不解,甘肃民多贫困者,何来两万捐监生?二不解,民食尚不足,又安得如此之多之粮食捐监?三不解捐监粮高达八十二万石,年复一年,经久必陈腐,又将安用?四不解,即使每年借与民间,何不留于闾阎,听其自为流转?

    陈道海在文章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狠狠密参了王亶望一本:

    前王廷赞有奏缴积存廉俸银四万两以资兵饷一折。因思王廷赞仅任甘省藩司,何以家计充裕。甘省地方本为瘠薄,而藩司何以佥称美缺。若云有营私贪黩之事,何以王廷赞在任多年,并无声名不好之处。即从前王亶望在甘省藩司任内,亦未必竟敢勒索属员以肥已橐,但王亶望于捐办浙省海塘工程案内,竟捐银至五十万两之多。伊在浙未久,其坐拥厚赀,当即在甘省任内所得。

    因思甘肃收捐监粮,其中必有私收折色,多得平余情弊,二王定有中饱私囊之举。微臣定当竭尽心力,严密访查,不负圣恩。

    陈道海写完之后,详细地又看了一遍,极端满意地把密折装入封盒之内,叫来亲兵嘱咐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陈道海目送信使离营之后正要转回帐内,风云冒雨匆匆赶来,神色有些慌张地朝陈道海大喊道,

    “大人,不好了。大人,不好了。”

    “何事惊慌?慢慢道来。”

    风云抹去不断从发稍渗到脸上的雨珠,急速地答道,

    “三个时辰前派出的探子至今未归,杨遇春杨大人两个时辰前派出第二批探子,可同样是石沉大海,毫无音讯。一个时辰前由杨芳亲率的第三批七名探子又出发,他们总算传回些重要的信息。

    前两批探子共十三人全部死于钱唐口,是被乱箭射死的。实地侦察后发现一个山谷内有新教军的人马,约摸有两千余人。”

    “钱唐口离我们驻扎之地有多远?”

    “大概有一个时辰的路程。”

    陈道海嗅出危机来,于是果断下达命令道,

    “即刻让全军进入戒备状态,立刻拔营缓缓后退,所有粮草车辆全部丢弃,轻装上阵,并严防敌人从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