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尚小说网 www.asxs.cc,最快更新乾隆朝的那些事最新章节!

    1、新入职的娃

    乾隆三十四年春,离两淮盐引案落幕已经有一年时间了。虽然在两淮一案中尤拔世的表现出色,立下大功,可他破坏了官场的潜规则,甚是不得官心。

    在众盐商的合力运作下,尤拔世被吏部调任贵州出任布政使司布政使,品阶得到了提升。但可惜的是从繁华的两淮调到穷乡僻壤的贵州,典型的明升暗降。

    拿到一纸调令后,尤拔世也发愣了,他望了望还握在左手中的邸报,不由哀叹了一声,真是老天不公啊。

    他自己也知道在两淮很不得官绅们的爱戴,可谓得罪了一大帮子的人。本来还想着走走军机大臣傅恒的门路,自己有七成的把握可以疏通清楚,换个好地方做官,照样能收刮走一大堆的钱财。

    可如今等来的却是军机大臣、户部尚书、汇典馆总裁、侍卫内大臣、保和殿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病危的消息,其病势时好时坏,据太医院得来的消息,可能拖不过一年。

    “难不成我手上的那张牌就此作废了不成?”尤拔世恨恨地想。当他第一眼看见陈道海的那个贴身玉坠时,便立刻想起在傅府曾经见过的另外几个玉坠。

    傅恒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的玉坠正面雕刻着‘安顺’二字,反面雕刻着‘灵祥’二字;二儿子的玉坠正面雕刻着‘安顺’二字,反面雕刻着‘和隆’二字。陈道海身上的那个玉坠非常巧合地正面雕刻着‘安顺’二字,反面雕刻着‘康定’二字。

    只要不是瞎眼之人,任谁都能依据这一玉坠作出推断,陈道海必与傅恒家有深切关系。诚如尤拔世自己写给乾隆的奏折,他推测陈道海乃是傅恒的私生子,这一论断的把握足有九分之多,虽然不知陈道海缘何会流落到海宁一带。

    但眼下傅恒若一死,这陈道海就变成无可利用之人,还有可能成为大祸端。皆因那傅恒妻甚是善妒,若有府中女子被傅恒临幸,必千方百计折磨,不是母死便是子亡,凶悍异常,满朝皆知。此刻若抛出陈道海,那是结怨于傅府,自个找不自在,实大不智也。

    万一被傅府的婆娘寻到,把一切的罪过都算到自己头上,那可就悲惨了。看来还是把陈道海带到贵州去比较保险,在自己的监控之下方不会出大差错。

    尤拔世的决定,使得陈道海的人生路顿时发生了决定性的转折,但也为他日后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道海,老夫一月之后将远赴贵州任职,你是继续跟随我还是另谋出路啊?”尤拔世已经盘算好了,这陈道海若是不跟随自己,那就随便安个罪名给发配得远远的。若是应允,则就在贵州找个县打发下去做个书吏,也好随时监控。

    “小的愿跟在大人身旁鞍前马后效力。”虽然不知道危险已经就在眼前,但陈道海还是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不想做官发财的不是个好穿越者!

    对他而言,跟在尤拔世身边比较上算。江春虽然有说过要还自己一个人情,可到现在他还被关押在京师的大牢里,估计没个一年半载不好回扬州。等江春回到扬州时,两淮盐引案应该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中,到那时就不晓得江春还记得住自己吗?跟着尤拔世最起码自己能先混个一官半职。

    对于陈道海的这个答案,尤拔世还是挺满意的,于是很直接了当地说道,

    “既然你要跟着我,那我不妨就跟你直说了。此次我会调往贵州,出任布政使司布政使。我打算把你安排在贵州的普安州州衙任个书吏,好好锻炼一番。等过上两三年,时机成熟,我再把你提拔为正式的官吏。”

    在清朝,官制已趋成熟,不仅九品官有正、从两种之分,就算是未入流就是九品之外的也有流内与流外之分。像县、散州的六房主事典吏便是未入流中的流内品,好歹吏部还有正式登记在册,算得上清朝的正式公务员,年薪虽少毕竟还有。而协助典吏或吏目工作的书吏则是流外品,虽然吏部也有登记在册,可没半分收入,全靠县太爷或知州他们自个掏腰包,等于是临时编制性质政府人员,连未入流都比不上。只不过是让你披上一层衙门的皮,想赚外快要自己想办法。

    陈道海也明白单凭自己的能力,想进衙门那就如登天一般,也只有在尤拔世的举荐下才有机会。一般的书吏都是本地人,都是世职,一代传一代,极少有外地人出任书吏。

    “多谢大人栽培。”陈道海这次是衷心地感谢尤拔世。不管尤拔世出于何种考虑,他确实帮了自己。

    当陈道海再次现身之时,他已是身处普安州的州衙外,还是一名光荣的大清朝州衙小书

    吏。

    “陈书吏,早啊。要不要来一碗豆浆?”虽然天色尚早,街上并无多少行人,可衙门口卖早点的王大娘眼尖,趁着晨色就瞅到了陈道海,顺口一叫。

    谁让陈道海相当得人心,人年轻但又没衙门里那种黑心肠的性格,吃饭从来都有给饭钱,而且还时常帮忙那些不识字的乡亲们写写信,这可是免费的,得到众人爱戴也是理所当然。

    “不了,这还要进衙点卯。”陈道海打过招呼后快步直入州衙。

    在普安州州衙快有一个月,对书吏这一行当陈道海有了深刻体会。

    书吏是州县衙门中四大辅佐人员之一,作用不下于长随、衙役,地位只在幕友之下,也是唯一可直接从流外品转入流内品的基层吏员。

    有衙的地方必有书吏,缺了书吏这办公就办不下去。

    书吏的重要性与现存的行政制度及实践密切相关。在这种制度下,作为行政官员,州县官受其上司监督。这种监督主要通过公文来往方式进行。命令通过公文发布给州县官,州县官又通过公文回应,由于拟制和接受公文的都是书吏,这对书吏们非常有利。

    书吏得以操纵衙门事务的另一个因素,是政府规章及先例的复杂。官员们无法知悉所有的规章,因而必定要依赖书吏们的丰富知识。

    最后,书吏们常能接近官府公事档案,档案里包含了许多对行政有价值的信息。为了独占这些信息,书吏们常竭力使档案秘而不宣,视为私财奇货。

    自打穿越到清朝后,陈道海似乎真获得了过目不忘的本领,但凡读过的书,只要一眼,就能整页整页的完整记住,倒背顺背皆不成问题。

    为了能打好在乾隆朝的第一份工,陈道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把衙内海量的规章律例及档案都完整地流览了一遍,记入脑海中。档案库内最起码有过万卷的卷宗档案,陈道海倒背如流,能指出卷宗名及页码,就能默写出来,且一字不错,这种厉害程度让所有的其他书吏都瞠目结舌,乖乖,神人啊。

    对于公文的写作上,由于有雪花银开道,在拜了个老前辈学习后也顺利地成为了一等一的熟手。任何公文到手,不到半盏茶功夫,便能拟好回文。知州或师爷下达的命令也能迅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