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尚小说网 www.asxs.cc,最快更新中国通史最新章节!

化机关推行党务并严厉2《张澜文集》第83页。

    1张乔啬:《中国**的忠实朋友张澜先生》《人民日报》1982年3月4日。2史良:《与日俱进奋斗不息》(纪念张澜11o周年诞辰文章)《人民日报》1982年4月1日。禁止青年学生参加党派斗争以饬学风而固国家元气”;“政府明令保障人民身体、信仰、思想、言论、集会、结社、入党、看报、旅行等之自由”;“明令停止特务机关对内之一切活动并禁止一切非法特殊处置”;“实现经济民主化之原则严禁官吏利用政治权力实行垄断投机之商业行为”;“军队国家化停止军队中任何党派之党团组织藉以防止以武力从事党争”1。这个提案实质上是重申了民主政团同盟的主要政治主张。由于议长蒋介石不同意此案故未交付大会讨论蒋介石派参政会秘书长王世杰劝张澜等收回提案而另由主席团名义拟了一个四条内容的提案《促进民治与加强抗战力量案》交大会讨论。张澜拒绝出席参政会以示抗议。

    1943年张澜根据对国内政治形势的观察认为国内人才不能集中民意不能申张党争不能消弭关键在于未能实行民主。7月6日他致书蒋介石反复申明实行民主的必要性。9月国民党五届十一中全会作出了“以政治方法”解决**问题和战后一年内召开国民大会“还政于民”的决议。针对国民党的假民主、真独裁的实质张澜在九一八十二周年纪念日表了一本册子《中国需要真正民主政治》。从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消长、什么叫民主政治、什么叫党治、训政与宪政、中国今天需要从实行民主政治五个方面对他所主张的“主权在民”的民主政治作了全面论述。他认为真正民主政治至少要具备下列几个必要条件:主权在全体国民手里而不是在一个人一个党手里;众人的公事要由全体民众直接讨论处理或选举代表组织议政机关讨论决定;民众代表应由民众的自由意志直接推选不得由一党的党部人员会同政府官吏来指定人选;地方人民及其代表之参与中央政事者应能自由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决不可削弱其权力尤不得有利诱威胁之事;一个国家应有民主宪法全国上下共同遵守即一国之元亦不得以自我意志变更法律。他认为党权与国权同时使用竟至党权过国权会使民主变得名存实亡。在中国舍即时放弃一党专政结束党治取消党化外所谓真正民主政治便永远无从谈起1。蒋介石看见这本册子后“当面威胁他‘不要上**的当!’同时下令禁止行。但此书在秘密传播中不胫而走影响很大”2。延安《解放日报》在1944年2月22日以“参政员张澜著文抨击一党专政要求实行真正民主政治”为题对它作了详细介绍。

    1944年9月张澜到重庆主持召开民盟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了民盟纲领草案。同时出席国民参政会三届三次会议。会上**代表林伯渠提出召开国事会议、成立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各民主党派的赞同。张澜认为这是一个“正当的要求”“民主政治的开步走就是联合政府”。1944年1o月1o日民盟在《对抗战最后阶段的政治主张》中明确提出了立即结束一党专政建立各党派之联合政权实行民主政治的主张。1945年1月15日针对蒋介石元旦文告中所的不等战后就可召开国民大会问题民盟表《时局宣言》指出:“如仅仅将二十五六年所选出之一部分代表再就无法选举之若干省份指派若干以足一千四百四十名之额更益以数百名国民党中委及候补中委为当然代表以此而欲制定一部全1《张澜文集》第136—137页。

    1见《张澜文集》第185—196页。

    2史良:《与日俱进奋斗不息》(纪念张澜诞辰11o周年文章)《人民日报》1982年4月1日。国共遵之宪法以此而居然‘还政于民’并欲以此而成就全国的团结统一吾人认为必将适得其反。”13月1o日民盟言人对国内民主与团结问题表谈话提出“目前中国之迫切需要不仅须切实做到‘还政于民’更须切实做到‘还军于国’”2。

    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中国建设什么国家的斗争突出起来了。民盟也形成了国共以外的第三个大政党的地位。1945年7月黄炎培等六参政员访问延安促成了国共两党的重庆会谈。**正式向国民政府提出了由国共两党及民盟三方以同等数量的代表组成政治会议的建议。8月3日张澜对外国记者表谈话重申民盟的中心主张就是抗战、民主、团结三层民主一层又是中心的中心。并提出了战后立国的“两个根本原则”:“一、对社会各阶层都保障其应得权益力图阶级谐调防止阶级斗争而求社会的和平顺遂地展。二、切实推进国家的现代化普遍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准、教育水准、文化水准以打破今日中国各方面的落后状态。”18月15日民盟《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中提出了“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口号。8月28日至1o月1o日**、周恩来、王若飞在重庆同国民党谈判期间多次会见张澜等民盟领导人坦诚交换对时局的意见。8月3o日、9月2日、9月15日**三莅被誉为“民主之家”的上清寺特园同张澜面谈。张澜为**的安全担忧表示不相信蒋介石有和平民主的诚意是假戏。**我们就来一个假戏真做让全国人民当观众看出真假分辨是非这场戏就大有价值了。当**向张澜介绍国共双方会谈情况时张澜建议将已谈拢的问题公之于众免得蒋介石将来不认账。还如你们不便我可以采取给两党写公开信的方式把问题摊开来。**赞同这个意见。9月18日张澜在《新民报》表了《给国共两党领袖的公开信》除要求商谈内容随时公诸国人外着重提出政治必须彻底民主和军队国家化问题批评了“民主必恃武力始能保障”和“统一必赖武力始能维持”两种观。国共谈判临近结束时1o月1至12日民盟在特园召开了临时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2月8日民盟中央将它定为民盟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宣言、纲领和组织规程、组织展方针。政治报告阐述了民盟的政治理论。大会选举了以张澜为主席的领导机构为民盟投入战后争取和平、反对内战、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斗争作了政治上、理论上和组织上的准备。1945年1o月1o日根据签字的《政府与**代表会谈纪要》决定召开有国、共、民盟、社会贤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每方出9名代表。在**的支持与帮助下民盟住了国民党假手青年党拆散民盟的压力组成了统一的以张澜为席代表的9人代表团1出席了1946年1月1o至31日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俗称旧政协)。

    会议前夕张澜致函国共双方要求1946年元旦双方停止武力冲突。在会议过程中张澜本着民盟“以民主来求得统一以和平来完成建国”与“政1《民主同盟文献》1945年12月出版。

    2《中华论坛》第9期1945年9月15日出版。

    1《中华论坛》第9期1945年9月15日出版。

    1旧政协由国民政府主席召集国、共、民盟、社会贤达四方各9名代表共36名。在国民党指使下青年党提出单独参加政协并要求9名代表。经国共妥协:**让出2名国民党让出1名会议再增加2名共给青年党5名。这样政协参加者变成五个方面38名代表。民盟与社会贤达名额不变。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的一贯主张先提出了《实现军队国家化并大量裁兵案》并在协商过程中坚持实行普选的议会制(两院制)、内阁制和省自治制的政治制度坚持各党派协商、制定共同纲领、成立联合政府、由联合政府从事制宪和整军的原则。民盟的主张在政协五项协议中得到了体现。

    在旧政协召开期间民盟代表团和**代表团达成了一项谅解即双方在提出重大政治主张之前事先彼此协商。这一谅解开创了**与民盟政治合作的先例。在1946年维护政协协议与坚持政协路线的过程中双方有成功的配合与合作。第一、在争取两项否决权问题上实行了合作:为了保证政协通过的宪法修改原则不致在国民大会上轻易被改变双方共同要求在国民大会代表名额上合占1/4强;为了保证和平建国纲领在国府委员会上不致被轻易改变双方共同要求在国府委员名额上合占1/3强。这两项要求国民党政府始终未予答应。第二、在抵制国民党违背政协协议召开的非法国大问题上实行了合作。按照政协协议国民大会必须在停止内战、政府改组、完成宪法草案的修改、各党一致参加的条件下召开。但国民党已经动了内战并在1946年1o月11日国民党军队侵占张家口的当天由蒋介石宣布当年11月12日召开国大。**当然坚决反对。民盟亦早在9月3o日就致电蒋介石表示了反对国民党一党召开国大的立场。1o月14日张澜在重庆表谈话称:“国民党以一个‘战胜者’的姿态来召开国大是威胁!是利诱!我们民盟不能放弃自己的意见和立场不怕一切威胁和利诱绝不参加”。“我们一贯主张:和平、民主达到统一。和平不能打;民主即是要打破一党独裁实现联合政府”。“国共双方现在谁也打不倒谁武力不能解决问题还得必走政治协商的路。”111月12日民盟留京中委在蓝家庄民盟总部作出不参加国大的决议。当晚张澜从重庆打电话给民盟总部叮嘱“我们同盟必须在政协决议程序全部完成后才能参加国大否则就失去了同盟的政治立场希望大家要万分慎重绝不可稍有变动”2。11月14日张澜又同记者谈话表示“民盟立场是要调和国共关系争取和平、民主达到统一民盟就是要保留第三方面调人态度实现和平、民主、统一所以民盟绝不参加一党国大”3。非法国大召开和制定了所谓宪法后民盟表声明予以谴责拒绝承认。在1947年1月民盟在上海召开的一届二中全会上张澜指责国民党凭藉“法律”的权力撕毁政协决议片面地制定所谓“宪法”是企图以“法治”之名来保“党治”之实。接着民盟又谴责了国民党的所谓“政府改组”。

    国民党对民盟一向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随着内战的动加紧了对民主势力的镇压。1946年7月在昆明暗杀了李公朴、闻一多。8月18日在成都追悼李公朴、闻一多二烈士时打伤了张澜。1947年1o月7日在西安杀害了民盟西北总支部主委杜斌丞。5月31日至6月1日在重庆、成都大批逮捕盟员。7月间在桂林、南宁、八步等地又有百余人被捕。为此张澜三次致函行政院长张群要求停止一切非法压迫在野合法党派行为释放被捕盟员。1o月23日南京民盟总部开始被特务包围监视。1o月27日内1《新华日报》1946年1o月15日。

    2《民主报》1946年11月18日。

    3《新华日报》1946年11月15日。

    政部言人以所谓“勾结共匪参加叛乱”的罪名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在上海的张澜即派黄炎培等赴南京同国民党交涉。结果国民党政府仍令民盟自行解散停止活动在宣布解散的前提下“各地盟员之登记手续可予免除并保障合法自由但今后如有假借名义作非法活动者各地治安机关仍当依法处理”。11月5日张澜等被迫作出“自行解散”的决定。11月6日公布了张澜署名的《中国民主同盟总部解散公告》宣布盟员“自即日起一律停止政治活动本盟总部同人即日起总辞职总部亦即日解散”1。公告出后张澜口述、叶笃义笔录了如下的书面谈话并公之报端:“余迫不得已忍痛于11月6日通告全体民主同盟盟员停止政治活动并宣布民盟总部解散。但我个人对国家之和平民主统一团结之信念及为此而努力之决心绝不变更。我希望以往之全体盟员站在忠诚国民之立场谨守法律范围继续为国家之和平民主统一团结而努力以求达到目的。”1民盟总部被迫解散了但民盟没有被压垮。从11月下旬起沈钧儒、章伯钧、周新民等秘密离沪抵香港于1948年1月5至19日和原在香港的中央委员一起召开了民盟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领导机构制定了新的政治路线号召和领导盟员更坚强地站在革命阵线一边展开了为彻底摧毁南京反动政府、实现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的新斗争。张澜虽未去香港但支持这一新的斗争并在上海抱病作了力所能及的工作。1949年4月他和罗隆基等被国民党软禁于虹桥疗养院。上海解放前夕经**地下党营救而脱险。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5月28日张澜与罗隆基、史良等表声明祝贺上海解放。29日张澜致电**、朱德、周恩来、董必武表示愿去北平共同筹划未来建设。6月1日**等复电表示欢迎。6月24日张澜等由沪抵北平。9月张澜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9月21日政协开幕会上他以年近八旬的高龄身着布衣长衫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中国人民政协的召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时代的开幕从今天起中国人民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有了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民主集中制。“这个新的政治制度将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有制度。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和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个制度一定能够充分挥新民主主义的精神一定能够充分提高中国的行政效能。有了这样一个政治制度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建立我们的新国家和新社会。”“我今天愿与在座的诸位代表相约我们全体代表更应与中国全体人民相约我们应立下宏愿抱定决心在**领导之下共同起来担负实现这个纲领(指共同纲领)责任。”1这个讲话是他对数十年走过的曲折道路的深刻总结表达了他对新中国充满希望的心声。1o月1日张澜登上**参加了开国大典。

    1955年2月9日张澜病逝于北京终年83岁。

    1上海《申报》1947年11月6日。

    1上海《申报》1947年11月7日。

    1《张澜文集》第364、365页。

    第二十八章黄炎培黄炎培字任之别号抱一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厅(今上海市川沙县)

    人生于1878年1o月1日(清光绪四年九月六日)卒于1965年12月21日享年87岁。

    黄炎培生在一个既无田地又无房产的塾师家庭。其父黄叔才本地庠生先在乡设塾授徒后到吴大澂(曾做广东、湖南巡抚东河道总督)幕府当秘书1894年病故。其母孟樾清南汇地主孟荫余之女1891年病故。黄炎培自幼随母认字9岁起到外祖父家读私塾常常利用姑父沈肖韵家丰富的藏书广读博览。1898年读了严复翻译的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初步接触了西方文化了解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父母去世后为生活所迫他作过百货店的临时售货员、塾师一面劳作一面读书和习作诗文。由于诗文作得好得到川沙周浦镇王筱云赏识王将女儿嫁给他为妻。19o1年秋黄炎培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特班(届)选学外交科。特班总教习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他不但教学生读书、作文还教学生日文和练习演。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给黄很大影响。19o2年秋黄炎培到南京应乡试中了举人。不久学校生风潮学校总办将南洋公学解散。黄遵照蔡元培的教诲回川沙办学19o3年春他主办的川沙学堂开学。他一面办学一面作“唤醒民众”的工作每周举办公开演会宣传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险。还时常到别处讲演。19o3年6月18日黄炎培等应邀到南汇县新场镇演由于地方痞棍诬告他们毁谤皇太后、皇上南汇县知事于6月23日将黄等4人逮捕。因得到上海基督教堂牧师营救在6月26日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联署“就地正法”的电令到达前被保释出狱随即乘船离开上海亡命日本。

    19o4年亡命归来。19o5年秋在上海由当时任中国同盟会上海分部主盟员的蔡元培介绍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次年因蔡赴德国留学黄接任了蔡的职务。19o7年有人密告两江总督端方谓黄炎培潜回上海运动杨斯盛办浦东中学宣讲排满革命。端方饬江苏提学使毛庆蕃彻查。由于毛看重黄的才学又有杨斯盛的担保便下公文不准“再有人根据旧案控告黄炎培革命”1。19o9年黄任江苏省谘议局常驻议员。191o年任上海工巡捐局议董、江苏地方自治筹备处参议。1911年江苏巡抚程德全宣布独立后黄在苏州任都督府民政司总务科长兼教育科长。1912年冬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1914年张勋任都督黄辞职离南京返上海任《申报》记者始号抱一。

    川沙办学是黄炎培教育生涯的开始。19o4年亡命归来后先在上海南市城东女学和丽泽学任教后应爱国实业家杨锦春(斯盛)之聘办广明学和广明师范讲习所。19o5年与张骞等人组织江苏学务总会(江苏省教育会的初名)任常务调查干事。19o6年得杨斯盛出资银12万两在浦东六里桥创办浦东中学和浦东学。他认为“要救中国只有到处办学堂”“教育为救国唯一方法”1。中华民国成立后他在省教育司长任上拟定了《江苏教育行政五年计划书》其中不但规划了各县学、师范学校、中学、农校、工校的校数和办学地而且还有关于大学、留学生、图书馆、博物馆设立1黄炎培:《八十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48页。

    1《黄炎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16、126页。与建设的规定还把江苏岁额24o万元的教育经费从财政厅划出专门成立独立的管理机构并由全省竹木、屠宰、牙行等几种地方税充当使教育经费有了保障。

    辞司长职以后黄炎培定居上海潜心研究国内外教育学考察国内外教育状况。1914年2月至1917年春他以《申报》记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山东、北京、天津等地考察了五个月。随中国游美实业团体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座学校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尤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还到日本、菲律宾、南洋各地考察。每次考察均有记录并结集出版。他认为办教育如同治病知病源才能开好药方做到对症下药。“外国考察读方书也;国内考察寻病源也。方书诚不可不读而病所由来其现象不一执古方治今病执彼方治此病病曷能已。”2所以他都是从中国实际需要出进行考察。1916年1月他在《东西两大6教育不同之根本谈》一文中:“余之考察教育所兢兢于心者不敢忘一‘我’字。盖考察者我也非他也。我之所以考察亦为我也非为他也。以故足迹所至苟有咫闻尺见其所第一念即‘于我之比较如何’其第二念即‘我之对此当如何’。”3考察结果他认为中国的教育“乃纯乎为纸面上之教育。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改良之道“不独须从方法上研究更须在思想上研究”1。他的结论是采取实用主义展职业教育。

    黄炎培关于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集中体现在他创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及其活动中。1916年9月黄炎培在江苏省教育会内设立了职业教育研究会。经多方联络得到工商界巨子及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的资助(从1917年起5年内每年1ooo元)于1917年5月6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研究、试验、推行职业教育的全国性团体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被推任办事部主任。在7月由教育界实业界名流马相伯、蔡元培、张元济、宋汉章、聂云台、穆藕初、黄炎培等48人联名表的《宣言书》、《组织大纲》中提出:“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曰吾中国现时之教育不惟不能解决生计问题且将重予关于解决生计问题之莫大障碍。”“而求根本上解决此问题舍沟通教育与职业无所为计。”“同人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2同时宣布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目的是推广、改良职业教育改良普通教育力求做到学校无不用之成才社会无不学之执业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为实施职业教育1917年1o月25日创办了《教育与职业》杂志。1918年8月2o日在上海南市6家浜创立了中华职业学校设木工、铁工、珐琅、钮扣四科并附设工厂。后来又添设土木、留法勤工俭学、染织、师范、商业等科。学生实行半工半读。黄炎培亲订了“劳工神圣”、“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办学方针和“敬业乐群”校训并进一步明确明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黄炎培是第一个提倡“增加生产从教育入手”的人。

    黄炎培在实施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1925年12月13日2《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商务印书馆1914年版第1页。

    3《教育杂志》第8卷第1号1916年1月。

    1《黄炎培教育论著选》第37页。

    2《黄炎培教育论著选》第81、84页。

    他在《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一文中提出只从职业学校、只从教育界、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工夫不能达职业教育必须实行“大职业教育主义”即“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的沟通和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力参加全社会的运动”1。1926年2月又在职教社专家苏州会议上提出“本社以后应加入政治活动以增实力并与职业社会做实际之联络以期合作”2。“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提出明黄炎培不但跳出了就职业教育论职业教育的圈子和只着眼于民族工商业展的局限而且突破了“教育救国”的局限认识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这也是尔后职教社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一个思想基础。

    随着指导思想的变化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开展。1925年1o月创刊的《生活周刊》经邹韬奋接办后逐渐关心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由每期印数只有2ooo份的刊物变成了很受读者欢迎的行数万份的刊物。职教社在城市办了职业补习学校在乡村也办了职业学校。1926年6月与其他单位一起在江苏昆山徐公桥试办了乡村改进试验区。但1927年4月国民党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后职教社遭受打击。5月19日黄炎培以“学阀”罪名被通缉避居大连。后经蔡元培、邵力子等人向蒋介石情才被准予返回上海。1928年6月辞去职教社办事部主任职。

    黄炎培辞办事部主任职后继续办职业教育并到日本、朝鲜考察。1931年5月29日到南京向蒋介石报告访日时的见闻谈日将对我侵略的预感。九一八事变后9月27日偕江恒源(接任办事部主任)到南京向蒋介石陈述对时局意见。12月23日职教社创刊《救国通讯》(1934年1月改名《国讯》)刊头揭示了“干救国工作须有四种根本上之修养”:高尚纯洁的品格博爱互助的精神侠义勇敢的气概刻苦耐劳的习惯。1932年淞沪抗战期间黄炎培同上海工商金融界上层人士一起成立了以史量才为会长的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后改名上海地方协会)任秘书长兼总务主任负责支援十九路军和稳定金融与地方秩序。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后他同江恒源等致电宋哲元支持二十九军抗战。八一三日军进攻上海黄炎培任上海市抗敌后援会主席团主席被国民政府聘为国防参议会参议。他不顾个人安危致力于组织运输、支援前线、救护伤员、内迁工厂等事宜。1938年初在武汉被国民政府聘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他为职教社同人确定了“大量收容迅疏散保持元气支持抗战”的16字工作方针。这时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又有了进一步展。1941年纪念职教社成立24周年时他同江恒源、杨卫玉、孙起孟表的《从困勉中得来》的长文中认识到“在我们中国这样一个政治上、经济上受着种种枷锁的国家所谓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统一于国家、民族的解放吾们的教育工作如其不配合于一个合理的政治主张和措施中是不能有什么成效的吾们确信职业教育只有在民族解放、民权平等、民生幸福的社会里才能实现他的造福人群的理想”1。本此认识黄炎培在抗战期间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坚持抗战、维护国共两党合作和争取民主的实践中。

    1938年1o月国民参政会一届二次会议在重庆举行。针对汪精卫等人1《教育与职业》第71期1926年1月。

    2《教育与职业》第74期1926年4月。

    1《国讯》第268期1941年5月5日。

    的妥协投降言论有参政员从新加坡打来一个11字的电报提案:“官吏谈和平者以汉奸论罪。”照规定任何提案之成立须有12人联署。黄炎培立刻与之联署很快联署者即过2o位。议长汪精卫只得向全会高声朗读。1938年底汪精卫出逃河内表“艳电”。黄炎培于1939年1月3日起草斥汪宣言与张澜等联名在《新蜀报》表。1939年9月**及其他抗日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国民参政会一届四次会议上掀起了要求国民党“结束党治”、实行宪政的运动共提出了七个提案与会者争论不休。黄炎培作为“内政提案审查组”主席竭力调和周旋于9月15日通过了“治本”和“治标”两种办法。这些办法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上把“结束党治”的具体要求抽象化变成了八面玲珑不着边际的东西。黄炎培认为此提案的通过是“建国之根基民治之起”2。黄被议长蒋介石指派为宪政期成会三个召集人之一。从1939年1o月起各党派负责人鉴于国共两党关系紧张经常一起研究时局。黄炎培提议在适当时机邀集国共两党以外的各党派人士共同表告全国同胞书劝各党派竭诚合作任何不同意见在法律常规上解决。11月13日梁漱溟提出各党派有实行统一的必要。11月23日黄炎培、梁漱溟、左舜生、罗隆基、章伯钧、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光升、张澜等十多人在重庆青年会餐厅集会正式成立了统一建国同志会通过了《信约》12条。一年以后国共关系更加紧张各党派负责人认为“非民主团结大局无出路非加紧中间派的组织无由争取民主团结”1。于是从194o年12月至1941年3月黄炎培等人经多次商谈于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公推黄炎培为中央常委会主席。大约在8月间黄炎培因个人处境关系辞去了主席职务由张澜接任。11月16日张澜、左舜生、罗隆基、章伯钧四人出面在重庆临江路俄国餐厅举行招待会公开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组织。11月25日在国民参政会二届二次会议上张澜、黄炎培等23人联名提出《实现民主以加强抗战力量树立建国基础案》实际表达了民主政团同盟纲领的主要精神。但这一提案未被参政会主席交大会讨论。1944年9月民主政团同盟决定取消“政团”二字改名中国民主同盟。黄炎培作为民盟的主要起人之一始终参与民盟的活动对民盟的成立和展是尽了心力的。

    从抗战后期起起民主宪政运动和调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成了黄炎培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

    黄炎培认为中国需要的民主是“保育式的民主”2。1943年9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上提出“实施宪政还政于民”黄闻之甚喜。他被蒋指定为11月12日成立的国防最高委员会宪政实施协进会常务委员和召集人之一(另两个召集人为王世杰、孙科)。他在工作中强调人民与政府合作、各省与中央合作、各党派彼此合作。1944年1月创办《宪政月刊》在第二号表《愿全国上下尽力奉行约法来练习奉行宪法》一文主张政府先训练一批守法人员。由《宪政月刊》社出面每月召集一次文化、实业界人士及参政员参加的宪政座谈会。1944年9月以后这种座谈会扩展为有数百人、上千人参加的讲演会。成了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讲坛。1944年9月2《黄炎培年谱》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版第131页。

    1《中国民主同盟述略》载《和平民主统一建国之道》一书民宪月刊社1945年编印。2《黄炎培年谱》第142页。

    和1945年1月黄炎培等人表的《民主胜利献言》和《为转捩当前局势献言》表达了国民党统治区文教、工商界人士要求民主的呼声。

    黄炎培与**领导人的接触始于1937年12月28日在长沙会见徐特立和1938年5月19日在汉口会见周恩来。作国共之间的调人则始于参加国民参政会。194o年6月14日他向周恩来提出两条建议:(1)希望**在与国民党利害不冲突、国民同情不减损之下求成长。(2)以所有实力尽量容纳友党乃至敌党;以所有实力为国家民族表现切实伟大之贡献。7月1日同蒋介石谈**问题。蒋嘱其以公正人资格参与1。1941年皖南事变前后黄炎培就**参政员拒绝出席参政会事数次见蒋及周恩来力图以在参政会中组织特种委员会予以解决。在抗战与争取民主的实践中黄炎培逐步认识了中国**的政策并萌生了亲赴延安考察的愿望。

    1945年6月1日黄炎培和傅斯年起草了致**、周恩来电文。6月2日以褚辅成、黄炎培、冷御秋(冷遹)、王云五、傅斯年、左舜生、章伯钧七人署名托张治中出。6月18日**复电表示欢迎。6月26日七位参政员共议三条意见:(1)由政府迅召集政治会议;(2)国民大会交政治会议解决;(3)会议以前政府先自动实施若干改善政治之措施。蒋介石表示同意。7月1日黄炎培等六参政员(王云五未成行)飞抵延安。7月5日返回重庆。他们是为恢复国共和谈而去的。短短4日了解了延安的风土人情广泛会见了**领导人。7月2日下午、7月3日晚上、7月4日下午与**长谈。一致认为国共双方商谈的大门没有关闭但门外有一块绊脚石挡住了去路这块大石就是国民大会问题。商谈结果由**整理成《延安会谈纪要》(一称《延安会谈记录》)交他们带回重庆。内容是:“来延六参政员和**方面同意下列两:一、停止国民大会进行。二、从召开政治会议。**方面建议:为着团结全国各党派及无党派代表人物共商国是以便在民主基础上动员、统一和扩大全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配合同盟国最后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与富强的新中国起见并在国民政府停止进行不能代表全国民意的国民大会之条件下中国**同意由国民政府召开民主的政治会议并提议在召开前须确定下列各:(1)政治会议之组织由中国国民党、中国**、中国民主同盟三方各自推出同数之代表及由三方面各自推出三分之一(其数等于每一方面代表数)并经他方面同意之无党派代表人士共同组成之。(2)政治会议之性质:公开、平等、自由、一致、有权。(3)政治会议应议之事项:一、关于民主改革的紧急措施;二、关于结束一党专政与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三、关于民主的施政纲领;四、关于将来国民大会的召集。(4)政治会议召开以前释放政治犯。(5)为使政治会议顺利进行起见在政治会议召开前应由各方面先作预备性质的协商以便商定上述四及其具体内容。17月7日黄炎培见蒋介石面告在延安商谈结果并将《会谈纪要》交王世杰。在延安黄炎培同**畅谈了中国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他:“有一次**问我感想怎样?我答: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1《黄炎培年谱》第136页。

    1金城:《六参政员的五日来去》《人民政协报》1985年1月25日。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我想:这话是对的。只有大政方针决之于公众个人功业欲才不会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把民主来打破这周期律怕是有效的。”1回到重庆后黄炎培将在延安的活动与见闻写成《延安归来》一书8月7日由《国讯》书店出版行成了大后方轰动一时的畅销书。黄炎培还以此书的出版在重庆掀起了一个不再将原稿送交政府审查的“拒检”运动。迫于形势压力国民党中央中常会通过了从1o月1日起撤销对新闻和图书杂志检查的决议。

    黄炎培回重庆不久日本投降。国内和平希望与内战危险并存。黄炎培积极投入了反内战、争民主的活动中。他推动民盟并联合重庆各界人士于1945年11月19日在西南实业大厦礼堂召开反内战大会成立了陪都各界反内战联合会。他主持大会并漏*地朗诵了他的长诗《一线希望在那里?》。从1945年8月21日起黄炎培就同杨卫玉、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等人商讨组织工商界新的政治团体问题。9月29日定名为中国民主建国会。12月16日正式宣告成立。黄炎培等11人当选为常务理事。从此在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前夕中国政治舞台上又出现了一个以民族工商业资本家为主体包括一部分与之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在内的新政党。它以1946年1月8日宣布的《向政治协商会议提供初步意见》和1月12日《平民》周刊的创刊为标志登上了战后的政治舞台。

    1946年1月1o日至31日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黄炎培作为民盟9名代表之一出席会议参加了施政纲领组的讨论。他主张将施政纲领称为和平建国纲领并批驳了国民党有人把政协会议成“分赃会议”的谬论。他推动民主建国会倡议组织了“政协陪都各界协进会”并到协进会组织的报告会上讲演。1月26日黄炎培的住宅“菁园”被非法搜查。经**、民盟及各界人士抗议国民政府不得不向黄道歉。政协闭幕会上黄要求政府制定侵害人权治罪法并起成立人民自由保障委员会。

    政协会议后黄炎培往来沪宁间协助国共两党南京和谈维护政协五项协议抵制国民党一党召集非法国民大会。1946年7月27日陈立夫派杜月笙劝黄脱离民盟黄当即拒绝:“(一)我不能同意于不统一、不团结之下通过宪法;(二)此路不能通我不能助朋友走不通之路;(三)欲我脱离民盟我不能自毁人格。”111月11日黄炎培为民盟中央起草了1《八十年来》第148—149页。

    1《黄炎培年谱》第19o页。

    《民盟对参加国大问题之态度》:“民盟历次宣言维护政协决议一切行动以此为唯一依据。同人当竭尽最后一切努力以求政协决议关于国大开会以前各项手续之完成。完成以后即一致参加国大未完成以前暂不参加。”12日民盟留南京中央委员以此为决议拒绝参加国大。接着民盟及黄炎培又谴责了非法国大及其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

    1947年下半年蒋介石在布“戡平共匪叛乱总动员令”的同时加紧了对民主势力的镇压。1o月27日国民党政府内政部言人以所谓“勾结共匪参加叛乱”的罪名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次日又明令“严加取缔”。在此困难条件下黄炎培同叶笃义由沪到南京代表民盟临时中常会同张群等交涉。最后黄炎培拟出民盟总部解散的“善后办法”经张群认可后于11月4日返沪。11月5日张澜召集非正式常委会作出决定11月6日公布了《中国民主同盟解散公告》宣布自即日起盟员一律停止活动总部同人总辞职总部解散。黄炎培思想矛盾心情沉重11月15日表《我与民盟》一文:“民盟已矣自我之自我收之知我罪我其惟春秋。”1民盟总部解散公告表后以沈钧儒等为的一批中委到香港召开一届三中全会宣布恢复活动展开了新的反蒋斗争。黄炎培在上海亦领导民主建国会转入地下斗争。到1948年黄亦被列入国民党的黑名单。年底**中央邀请他赴解放区共筹新政协会议。1949年2月15日经**地下党安排避开国民党特务跟踪黄乘船离沪19日抵香港。3月14日又乘船离香港北上抵天津转乘火车于3月25日抵达北平。当日下午即去西郊机场欢迎从西柏坡抵北平的**中央人员和**。

    1949年6月黄炎培作为民建代表出席新政协筹备会被推为负责草拟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组副组长(组长董必武)。8月组织民建成员批判美国公布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o月9日当选为常务委员)。1o月19日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兼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在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副委员长。1959、1964年继续任此职。1954年至1965年任二、三、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至1962年任民盟中央常务委员、委员。他又是中国民主建国会主要负责人。随着民建中央机构的演变先后任全国会务推进委员会召集人、总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

    任职期间黄炎培勤政廉洁努力为人民服务。他和**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坦诚相见时有书信往还。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亦时有建议。如关于土地改革的实行他主张先试后推广195o年6月与李济深、陈叔通、沈钧儒联名提出“请先就各大行政区各择若干县或乡实行土地改革案”;1954年讨论宪法草案时提出了国家元仍称主席不称总统、以中央人民政府为最高执行机关、中央以下各级一律称人民政府的建议;1958年1月提出“提倡平地深葬避免可耕地的浪费案”;1959年12月22日在人大常委会谈话会上提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不要变动的意见等等。1965年12月21日病逝于北京。著作有《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中国教育史要》、1《国讯》第439期。

    《八十年来》及诗集《断肠集》、《苞桑集初稿》、《红桑》等。

    第二十九章沈钧儒沈钧儒字秉甫号衡山原籍浙江嘉兴1875年1月2日(清同治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曾祖父沈濂进士曾任刑部江苏司主事、镇江府知府等职。祖父沈玮宝曾任江苏海防同知、苏州府知府等职。父亲沈翰任江苏候补知县。叔父沈卫以甲午翰林简放陕西学政使。沈钧儒3岁由母课读识字5岁延师来家授学受了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15岁考取秀才。戊戌维新运动前后他开始留心时务阅读了郑观应的《盛世危言》、薛福成的《筹洋刍议》和梁启主办的《时务报》等书刊并接受了康有为、梁启改良主义思想主张变法图强。19oo年父亲病故后他离开苏州前往西安在叔父任所当文书。19o3年赴顺天乡试中了举人。次年参加会试得中进士被签分刑部贵州司主事。继之在当时留日**中前往日本留学于19o5年1o月入东京私立法政大学成科学习。

    在留日期间沈钧儒虽然与在日的浙江革命党人章太炎、陶成章等有交往但其主要政治倾向还是改良主义的并参加了杨度、熊范舆等君主立宪派的活动。19o7年1o月5日沈钧儒和熊范舆、雷光宇、恒钧四人领衔写了一份《民选议院请愿书》恳求朝廷颁诏旨“布选举制度确定召集日期于一二年即行开设民选议院”1。这份请愿书成为日后国内兴起的国会请愿运动的先导。沈钧儒于此时回国从事立宪运动曾与杨度等一道在北京设立宪政公会。

    清廷鉴于各省立宪派都活动起来遂于19o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同时开始筹备立宪在各省开办咨议局。9月沈钧儒被浙江巡抚增韫委派为浙江咨议局总参议。19o9年夏浙江咨议局举行选举他当选为嘉兴府咨议员1o月被选为浙江咨议局副议长。立宪派随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国会请愿运动要求清廷一年之内召集国会。沈钧儒是浙江赴京请愿代表之一。朝廷以筹备不及国民知识程度不齐为由坚持依原定9年的期限后被迫改为3年声称这是最后的“确定年限”“万不能再议更张”。三次国会请愿运动均遭失败使立宪党人看清了清政府是假立宪之名行**之实深感失望。沈钧儒从实践中认识到清政府预备立宪不过是一个骗局便离京回浙江开始转向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光复会在杭州动新军起义11月5日浙江宣布独立成立都督府沈被任命为警察局长。1912年5月由褚辅成介绍参加同盟会。同年8月参加柳亚子等人创办的南社。辛亥革命后沈钧儒曾在浙江任教育司长。任内对全省教育进行了整顿和革新淘汰了一些无能的校长并对学生品行和成绩进行考核颇具成效。同时在国会议员选举中沈钧儒在浙江被选为参议院候补议员(1918年递补为参议员)。1913年孙中山举行的反袁“二次革命”失败。同年1o月沈钧儒和国民党中的一部分温和派张耀曾、谷钟秀等联合进步党的丁世峄、李国珍等共同组织了民宪党。其宗旨是“贯彻民主精神厉行立宪政治”。为了实行宪政沈钧儒曾参与《天坛宪法草案》的起草工作。在袁世凯的高压下民宪党无法进行活动很快便解体。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沈钧儒在南方和张耀曾等一些欧事研究会的人士从事反袁活动。袁死后黎元洪继任大1《沈钧儒文集》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31页。

    总统张耀曾出任段祺瑞内阁的司法总长。1916年冬沈钧儒应张函召到北京任司法部秘书参加了张耀曾等欧事研究会人士所组织的政学会的活动。1917年孙中山到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军政府沈钧儒随同国民党国会议员南下到了广州曾任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1921年他由广州到上海担任政学会的《中华新报》主笔。沈钧儒在该报上写了3o余篇社论呼唤法治反对人治要求废督裁兵主张联省自治救国。他还写了《家庭新论》一篇长文在《中华新报》上连载。该文主张对旧时家庭习惯及现时一般社会家庭的恶俗进行“根本改革”认为家庭应以儿童为主体因为儿童代表未来;要提倡优生优育对儿童实行学校家庭共育。文章还提出在家庭和社会中应彻底改变妇女的从属地位而要做到这只有实现妇女的经济独立。妇女应和男人一样有财产继承权社会对于各种事业必须不分男女一律开放。《家庭新论》于1923年出版了单行本(1927年重印)蔡元培、张季鸾、朱希祖等名家为之作序。

    1922年夏经过第一次直奉战争直系军阀控制了北京政权。曹锟、吴佩孚为笼络人心恢复了旧国会沈钧儒到北京曾一度任参议院秘书长。1923年1o月曹锟贿选总统沈钧儒出京到上海与旅沪拒贿议员百余人联名表宣言反对贿选。随后参加浙江省自治法会议推动自治运动。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举行北伐沈钧儒与褚辅成等将全浙自治会扩大为苏浙皖三省联合自治会反对盘踞浙江的军阀孙传芳支持北伐战争。他根据“民国主权在民”的精神主张将“自治”改为“民治”开展民治运动认为这样能使省治基础更加巩固同时可以杜绝军阀官僚代谋自治。北伐军攻克浙江后成立国共合作的浙江省临时政府他任省政府政务委员兼秘书长。不久蒋介石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浙江省政府被国民党反动派强迫解散沈钧儒和褚辅成一度被拘禁不久获释。随后出任上海法科大学(后改名上海法学院)教务长同时执行律师职务后任上海律师公会执行委员、常务委员成为一位著名的有正义感的律师。

    九一八事变生后沈钧儒在上海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曾起成立浙江省国难救济会被选为理事并是中华民国国难救济会的起人之一。12月中旬国民党在南京镇压为救国而请愿示威的学生造成流血事件。对此沈钧儒痛切地指出:“民国五四以还每遇一次国耻必有一次学生惨案生国人久为痛心夫东北不战而丧地千里未闻戮一误国人员学生何辜罹此重戾。”“堂堂天日之下觏此现象真有人间何世之感。”要求“力加纠正”1。此后他还运用法律手段积极营救被捕的爱国青年和学生并要求国民党废除《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后他作为上海律师公会代表之一参加了各团体救国联合会为抗日救国做了大量的工作。1933年初参加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上海分会的执行委员和法律委员曾参与营救被国民党非法逮捕的陈赓、罗登贤、廖承志等人。

    1933年6月全国律师协会在青岛召开第五届代表大会沈钧儒和陈志皋等3人作为上海律师公会代表出席。为了彻底维护人权澄清吏治而免冤抑他在会上提出《请立法院即行颁制冤狱赔偿法案》主张:凡民事使人无故蒙受损害者应负法律的责任和赔偿的义务;刑事捏词告诉他人者应1《沈钧儒文集》第2o8页。

    受诬告之罪;伪词指证使他人不利者应处伪证之罪。提案经大会一致通过后转呈国民政府但被政府束之高阁。1934年全国律师协会在广州召开第六届代表大会沈钧儒被选为主席团成员。鉴于国民党司法当局对冤狱赔偿法案采取冷漠态度大会议决组织冤狱赔偿运动委员会扩大有计划的宣传。随后推聘冤委41人沈钧儒是委员之一。1935年5月5日冤狱赔偿运动委员会在苏州召开第一次会议沈钧儒任主席。会议讨论通过了冤狱《赔偿法草案》并决定每年6月由律师公会择日举行冤狱赔偿运动。此后沈钧儒为推动冤狱赔偿运动的开展又做了不懈的努力。

    沈钧儒倡导冤狱赔偿运动的目的是维护人权澄清吏治。这既有人道主义的思想因素又有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推进抗日救国的历史背景应当它是当时整个爱国民主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冤狱赔偿运动对国民党司法制度的弊端和官吏因嗜货渎职、贪赃枉法而造成冤狱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从道义和法律上保护了正直无辜是中国法制史上有意义的一章。但国民党为维护其统治从根本上不可能平反冤狱制定有关赔偿冤狱的法律条文。就在冤狱赔偿运动开展时生了震动一时的《新生》周刊事件爱国民主主义者杜重远无辜被判入狱。杜重远无辜被判入狱后沈钧儒写了一题为《我所爱之国》的诗充分表达了对这场冤狱的愤懑和激越的爱国主义情怀其中前两节云:一我欲入山兮虎豹多我欲入海兮波涛深。

    呜呼嘻兮!

    我所爱之国兮你到那里去了?

    我要去追寻。

    二国之为物兮听之无声扪之无形不属于一人之身兮而系于万民之心。

    呜呼嘻兮!

    我所爱之国兮求此心于何从兮我泪淋浪其难禁。1他还积极进行营救杜重远的工作曾亲自到南京与最高司法当局交涉要求无条件释放杜重远。

    九一八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的严酷现实使沈钧儒认识到指望国民党抗日是不现实的必须团结同胞奋起自救才能拯救国家民族的危亡。1沈钧儒:《寥寥集》第34页。

    1935年12月12日沈钧儒和马相伯、章乃器、邹韬奋、陶行知、王造时、周新民、钱俊瑞等文化界人士在上海表救国宣言征集签名者28o余人。27日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成立。1936年1月上旬沈钧儒等又起成立上海各大学教授救国会。1月28日成立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5月31日沈钧儒、章乃器等和华南、华北、长江流域各省及其他救亡团体代表在上海举行秘密会议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简称全救会或救国会)沈钧儒被选为常务委员。他参与起草的全救会宣言和《抗日救国初步政治纲领》等重要文件中提出救国阵线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促成全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彻底团结、共同抗日要求各党各派立即派遣代表进行谈判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制定共同抗敌纲领建立统一的抗敌政权。7月15日沈钧儒和章乃器、陶行知、邹韬奋4人联名表了《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一文表示赞同和支持中国**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党联合红军共同抗日指明先安内后攘外的方针只对敌人有利;表示要坚定不移地站在救亡战线的立场上不动摇不退让直到中华民族取得完全胜利。从这时起沈钧儒从实际政治生活中逐步认识到中国**主张的正确从而向**靠拢。

    救国会的主张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因而获得社会的广泛同情和支持。**曾致信沈钧儒、章乃器等人高度评价并表示赞同他们的抗日救国主张认为“这是代表全国最大多数不愿作亡国奴的人民之意见与要求”;申明:中国**和红军“同意你们的宣言、纲领和要求并愿意在你们这些纲领和要求下面同你们同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的党派、团体和个人诚意合作与共同奋斗!”1救国会成立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国民党统治区广泛开展。救国会有许多革命知识分子参加**员起了骨干作用进步力量占了优势在抗战前后对推动抗日民主运动有重要贡献。救国会领袖们虽然一片爱国赤忱其活动也完全是采取合法斗争的方式但这些爱国活动一开始就遭到国民党的压制和打击。1936年11月23日凌晨在日本的压力下国民党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了沈钧儒和救国会其他负责人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史良7人。随后移解苏州羁押于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七君子”之狱。沈钧儒被捕入狱后始终坚持真理坚持爱国立场团结其他被捕战友进行斗争。1937年4月3日江苏高等法院以所谓“危害民国为目的而组织团体并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之主义”罗织成“十大罪状”向被告7人提起公诉。随后国民党又由其中央秘书长叶楚伧出面通过杜月笙等人向他们进行劝降迫降活动要他们写具悔过书进反省院反省出狱。沈钧儒等断然拒绝这些无理要求驳斥了对他们的指控。6月7日沈钧儒等和他们的辩护律师针对江苏高等法院起诉书表长篇答辩状义正词严地指出:“以被告等爱国之行为而诬为害国;以救亡之呼吁而指为宣传违反三民主义之主义实属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摧残法律之尊严妄断历史之功罪。”答辩状以大量事实彻底驳斥了起诉书对他们的诬陷要求司法当局“秉公审理依法判决谕知无罪以雪冤狱而伸正义”。16月11日江苏高等法院正式开庭审理沈钧儒第一个受审他在法庭1《**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档案出版社1985年版第195页。1《救国会》第249、27o页。

    上大义凛然同审判官进行了理斗争。当审判长问他:“抗日救国不是**的口号吗?”“你知道你们被**利用么?”沈钧儒从容坚毅地回答:“**吃饭我们也吃饭难道**抗日我们就不能抗日吗?”“假使**利用我抗日我甘愿被他们利用。”26月25日第二次开庭审理沈钧儒等7人再次用坚定有力的语言简单明白的道理申辩了他们救国无罪一一驳回了法官提出的问题使检察长和审判官理屈词穷。

    国民党对救国会的迫害激起了人民的义愤全国各方面人士纷纷向国民党政府提出抗议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营救运动。1937年6月下旬宋庆龄、何香凝以及胡愈之等16人起救国入狱活动。由于沈钧儒等7人的坚强斗争和全国人民的有力声援加之七七抗战爆后国内政治形势有了很大变化7月31日在蒋介石的电令下江苏高等法庭裁定对沈等停止羁押交保释放。

    沈钧儒出狱后决心献身伟大的抗日救国事业。他在《决念》一文中表示:“抗战一定要到底凡游移馁怯妥协诸理论我誓必反对之。”“即使我不幸而为此抗战中的牺牲者亦无所恤。”18月他被国民政府聘为国防参议员参加了在庐山召开的国防参议会。12月他由南京到汉口与各党派人士筹组了抗敌救亡总会;同时创办了《全民》周刊任社长。1938年7月《全民》周刊与邹韬奋创办的《抗战》三日刊合并在汉口出版了《全民抗战》三日刊由邹韬奋任主编沈钧儒任编委。这时救国会已被公认为一个政团沈钧儒和邹韬奋、史良、陶行知等救国会负责人被聘为国民参政员出席了在汉口召开的第一届国民参政会第一次会议。他在会上提出《切实保障人民权利》的重要提案获得许多参政员的赞同。1o月他由武汉到达重庆。

    抗战开始后由于形势的改变救国会原有的组织形式已不复存在。1939年在重庆成立了一个“十七人座谈会”由各代表一个方面的“救国会朋友”参加实际上是救国会的核心沈钧儒仍是总负责人。9月在国民参政会第四次大会上各抗日民主党派参政员针对国民党的**独裁政策纷纷要求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立即实施宪政保障各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沈钧儒除予以积极支持外还在大会上提出《请政府重申前令切实保障人民权利案》。这次大会通过了实施宪政案。为了促进国内统一、团结和实施宪政11月下旬沈钧儒和黄炎培、章伯钧等人在重庆起组织了统一建国同志会。随后便在重庆、桂林等地开展了宪政运动沈钧儒和救国会是这一运动的积极宣传者和推动者。他表了一系列关于实施宪政的文章和演讲还往桂林推进宪政运动。但蒋介石国民党并不打算真正实行宪政。194o年4月1日国民参政会第五次大会召开由宪政期成会多次研究提出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五五宪草”)修正草案》。对此重要议案根本未经认真讨论蒋介石即作出结论送交政府参考从此便无着落。9月1日国民党中央宣布原定本年11月12日召集国民大会因故改期。这次宪政运动开展不及一年即完全消沉。事实明蒋介石声称要行宪不过是敷衍舆论的欺骗宣传。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对**实行军事进攻和政治压迫的同2《沈钧儒文集》第3oo、3o2页。

    1《沈钧儒文集》第332页。

    时对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也采取高压政策肆意摧残民主。黄炎培等一部分党派参政员为了加强团结合作适应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经过多次会商决定将统一建国同志会改组为一个第三者性质的政治团体并于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沈钧儒原为创议人之一但一部分起人认为他和救国会同**关系密切思想左倾担心国民党反对不赞成他参加。到1942年沈钧儒才正式加入民主政党同盟救国会同时成为盟内政团之一。沈钧儒及其所领导的救国会在争取民主宪政斗争中表现出鲜明坚定的立场使国民党十分恼恨因此在国民参政会第三届名单公布时沈钧儒、邹韬奋、史良、陶行知等全部被除名。1944年9月民主政团同盟为了扩大组织展无党无派的个人盟员以便能让更多的爱国和进步人士参加进来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议决取消“政团”二字改称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在这次会议上沈钧儒被选为中央常委。1945年1o月1日民盟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纲领选举中央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沈钧儒继续当选为常委。同年冬救国会在重庆的会员开会鉴于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抗日救亡的政治任务已经完成决定改名为中国人民救国会(仍简称为救国会)并制定了新的政治纲领和组织规程沈钧儒被推选为中央主席。

    抗战胜利后沈钧儒要求实现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和内战阴谋。1945年一二一流血惨案生后他写诗愤怒谴责国民党的法西斯暴行:“血洒昆明市心伤反战年。座谈讵有罪飞祸竟从天!魑魅食人日鸱枭毁室篇。防川终必溃决胜在民权。”11946年1月沈钧儒作为民盟代表之一参加了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2月中旬他离开重庆回到上海。为了贯彻政协决议争取国内和平夏秋间他和黄炎培等民盟政协代表往来于京沪间促进国共两党的和平谈判。7月李公朴、闻一多在昆明先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沈钧儒愤怒写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杀一二人而要天下再不会有三四人以至百千万人那真是梦想。”211月国民党违反政协决议召开其一手包办的伪“国大”制定伪宪法沈表谈话予以谴责。随后他在上海继续执行律师业务同时参加民盟总部领导工作。

    1947年1月沈钧儒出席了民盟二中全会被推为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民党反动派一方面疯狂进行反革命内战另方面对其统治区加强法西斯专政残酷镇压民主运动。民盟被诬为“奸盟”各地民盟所办报刊全部被查封或被迫停刊一部分盟员和地方负责人被捕被杀。1o月下旬国民党派军警特务包围民盟南京办事处同时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在国民党的高压政策下民盟中央部分负责人被迫宣布总部同人总辞职总部解散并停止盟员一切政治活动。沈钧儒虽曾提出异议但终因大势所迫无法改变。随后不久他秘密离开上海前往香港。

    沈钧儒到香港后与前不久抵港的民盟中常委章伯钧共同主持于1948年1月5日召开了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当日表紧急声明不接受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的决定否认民盟总部在被威胁劫持下表的总辞职、总部解散和停止盟员政治活动的声明。沈钧儒在开幕词中:“我们1《寥寥集》第138页。

    2《沈钧儒文集》第524页。

    要检讨过去的政纲政策对当前的政治形势重新估计而后确定当前应走的政治路线和新的工作方针来加强本身力量完成政治任务”;并提出全会的使命是“恢复本盟总部继续进行艰巨的政治斗争”1。三中全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和宣言两项重要文件其主要内容有:(1)指出南京政府“是当前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对象”表示要坚定地站在人民的民主的立场跟这个反动集团斗争到底积极支援人民武装革命。(2)认定美帝国主义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支持者和靠山必须“坚决驱逐美帝国主义的势力出中国毁灭美蒋所订的一切新不平等条约”。(3)坚决拥护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4)指出中间路线行不通表示“坚决不能在是非曲直之间有中立的态度”;对中国**为民主事业奋斗的历史为实现国内和平所做的努力表示敬佩声明要“与中国**实行密切的合作”。这次会议还决定主席一职暂时由沈钧儒、章伯钧轮流代理。三中全会是民盟新的历史转折使民盟从此抛弃了不切实际的所谓中间路线。

    1948年5月1日**中央在五一劳动节口号中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沈钧儒和章伯钧代表民盟和在香港的其他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致电**积极予以响应。随后在香港开展了新政协运动。9月沈钧儒和章伯钧离开香港前往东北解放区代表民盟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

    1949年1月26日**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在沈阳举行欢迎前来解放区的各党派及各人民团体民主人士大会沈钧儒代表民盟讲话热烈赞扬解放区打倒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的反动统治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大变化指出这是伟大的中国**和英明领袖**领导的结果。他在会上还宣布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总部已决议迁入解放区决心为全部、彻底、干净消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完成*人民民主革命而奋斗。

    北平和平解放后2月25日沈钧儒由沈阳到达北平。3月5日民盟中央临时工作委员会在北平成立。6月中旬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举行会议沈钧儒作为民盟代表之一出席被选为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9月下旬他代表民盟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在会上言表示毫无保留地赞成和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草案。在这次会上他被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后任副主席)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1o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沈钧儒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12月18日沈钧儒领导的中国人民救国会在北京开会鉴于14年来国家生了伟大的变化人民已经翻身作主救国会的政治主张已经全部实现遂表宣言宣告救国会结束。12月2o日民盟举行五中全会他当选为民盟副主席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4、1958年沈钧儒先后被选为第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张澜逝世后1956年2月他继任民盟中央委员会主席。1963年元旦全国政协招待7o岁以上老人为他们集体祝寿沈钧儒抱病参加。周恩来总理在讲话中:“沈钧儒老人今年九十岁我们为他祝贺。沈老是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他曾经为民主主义为社会主义奋斗到老。”1《沈钧儒文集》第553页。

    周恩来的高度评价和亲切关怀使沈钧儒非常激动他即席讲话表示感谢**和**主席。这年6月11日沈钧儒在北京病逝。

    第三十章谭平山谭平山原名鸣谦别号聘三、诚齐、诚斋。1886年9月28日(清光绪十二年九月初一日)生于广东省高明县(今高鹤)明城镇新元坊。出身贫苦其父为裁缝。早年就读于高明县东洲书院和肇庆广肇罗中学。19o8年谭考进两广优级师范并开始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19o9年加入同盟会秘密开展反对清皇朝的宣传活动。

    191o年谭平山师范毕业后在雷州中学任教同时积极进行反清宣传。辛亥革命后被推选为代议士参加省临时议会的活动。1912年广东同盟会更名为国民党谭以同盟会会员身份转入国民党成为国民党较早的党员之一。

    1916年谭到阳江中学任教。翌年考上北京大学。在北大谭广泛接触新思想和新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组织。1918年与罗家伦、傅斯年等起组织新潮社出版《新潮》杂志为《新潮》撰写论文多篇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开始接受社会主义思想。五四运动中谭参加了痛打章宗祥、怒斥6宗舆、火烧赵家楼曹汝霖住宅的斗争曾被反动军警逮捕关押。经过五四运动谭的思想有所变化开始从旧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靠拢。192o年初谭和陈公博、谭植棠创办《政衡》杂志主张政治根本革新社会根本改造各种问题根本解决。他翻译外国进步书籍撰写专论和时评宣传马克思主义探讨改造中国社会的途径。192o年夏谭大学毕业后回到广州在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开始了他在广东的革命活动。1o月又与谭植棠、陈公博创办《广东群报》大量报道各国**及工人阶级的组织和活动介绍宣传苏联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支持和指导广州工人的革命斗争。

    192o年8月上海等地成立了**组谭平山等人在广州起组织“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秋共产国际东方局派代表到广东协助开展工人运动和建立广东**组织。由于广州无政府主义的影响和势力较大因此此时广东党组成的成员大多是无政府主义者。年底陈独秀来广州任教育委员会委员长谭任副委员长。谭在陈独秀的帮助下清除无政府主义的影响重新整顿和建立了广东**组织正式称为中国**广东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

    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谭平山任南方分部主任。谭领导的**广东支部积极工作加强了对工人运动的领导促进了广东工人运动的迅展。1922年1月香港海员举行大罢工**广东支部表了《敬告罢工海员》的声明传单号召海员工人团结一致坚持到底动员组织在广州的党团员接待回广州的罢工海员并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在领导广东工人运动的同时谭加强了对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领导工作。1922年3月谭重新组建了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选为书记。

    1922年6月由于陈炯明叛变广东党团组织转入地下活动。谭平山被派到北京以警监学校教导主任为职业进行革命活动。7月到上海参加了**二大。1923年2月孙中山驱逐陈炯明出广州谭从北京回到了广州被孙中山任命为大元帅府大本营宣传委员会委员。为了集中力量做好党的工作谭专任**广东区委书记领导广东、广西、福建南部和香港地区党的工作。1923年6月谭参加**三大拥护和支持关于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合作关系的主张被选为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局委员以后又被任命为中央驻粤委员。

    **三大后谭平山坚决贯彻执行与国民党合作的决议协助国民党进行改组。1923年1o月他参加了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被孙中山指定为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9个委员之一并被选为该委员会书记兼组织员负责国民党改组的具体工作。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谭出席大会并代表国民党临时中央执委会向大会做了报告。会上谭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后被推举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谭和廖仲恺、戴季陶3人主持中央秘书处日常工作。谭成了国民党内举足轻重的人物。

    国民党一大后为巩固和展革命统一战线谭平山领导的**广东区委派遣一批党员干部到国民党中央机关各部工作。谭还通过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派出一批特派员、改组员、筹备员奔赴各县协助建立和健全各县、区党部的基层组织将国共合作展到基层。为培养农民运动干部推动农运展在谭建议下国民党中央成立了农民运动委员会举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谭经常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组织部长身份在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作报告。1924年1o月广州生了商团反革命叛乱。谭积极组织工人、农民支援配合军队镇压叛乱为巩固广东革命政权作出了贡献。

    1925年1月谭平山到上海参加**四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为加强对广东工作的领导5月**中央决定谭为**在国民党中央的党团书记成立了以谭为的**中央广东临时委员会。谭和廖仲恺等国民党左派密切合作使国民党中央下定决心武力平定了杨希闵、刘震寰为的滇、桂军阀的叛乱。1o月谭动员组织各种力量支援广东革命政府东征陈炯明南讨军阀邓本殷有力地推动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展。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国民党右派分子活动加剧。5月谭平山写了《中山先生逝世后之国民党》揭露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活动号召人们“要明白的认清楚国民党中谁是革命派?谁是反革命派?更要认清楚国民党员的意见中那种是革命派的主张?那种是反革命派的主张?尤要认清楚国民党中革命派与反革命派那一派是真正的能够代表国民利益而奋斗?”18月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被害牺牲革命政府组织特别法庭审判廖案有关人犯谭等5人任审判委员。11月“西山会议派”出笼。谭团结国民党左派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击“西山会议派”的斗争浪潮。1926年1月国民党“二大”在广州召开。谭出席大会并向大会作《党务报告》。大会重申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维护了革命统一战线。大会决定开除邹鲁、谢持等“西山会议派”要分子出国民党加强了**和国民党左派的团结。谭再次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继续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和秘书长。1926年5月蒋介石继中山舰事件后抛出整理党务案不准**员在国民党中央机关担任部长职务。谭只好离开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和秘书处。

    1926年11、12月谭平山代表**参加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全会。谭代表**在大会上致词并系统地汇报和论述了1《革命》周刊第1期1925年5月2日。

    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和策略重谈了同国民党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问题和农民问题。并被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委员中国委员会主席。

    1927年2月谭平山从苏联回到广州。3月国民党中央在武汉召开二届三中全会谭缺席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政治委员会委员。4月谭到达武汉他在武汉中央农讲所表演强调“中国革命就是要解决农民问题”。4月27日至5月1o日出席中国**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任大会政治委员会和农民土地委员会的委员多次在会上言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后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被任命为**中央农民部部长参加了由**、瞿秋白等9人组成的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继续担任**在国民党中央的党团书记。这时国民政府已从广州迁到武汉。谭仍任国民党中央常务执行委员和政治委员担任国民政府委员兼农政部长、全国农民协会执行委员、国民党中央土地委员会委员。这一时期谭主要负责有关农民运动的工作。

    农民运动的蓬勃展引起了国民党中地主、资产阶级和官僚们的恐惧。他们极力诬蔑、阻挠农民运动。谭平山领导的农政部要在农村推动农民运动必然引起地主豪绅及其国民党右派的攻击和诬蔑;要维护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纠正农民运动中某些“幼稚行为”又会遭到党内一些同志和共产国际的指责和批评。1927年6月谭平山辞职不成遂以因病请假就医为名离开了农政部。6月29日反动军官何键在汪精卫等人授意下宣布与**分裂拘捕**员。7月13日**中央表宣言公开揭露汪精卫等人的反革命行为令参加国民政府的**员退出政府。谭随即表公开辞职书指责国民党已完全背叛了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由革命变为反革命。

    大革命失败后谭平山积极主张**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爆后谭以国民党中央常务执行委员名义主持召开了在江西的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委、特别市、海外党部等代表联席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革命政权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谭平山为委员并任该委员会7人主席团主席。不久起义军撤离南昌谭平山随军南下。9月下旬起义军在广东潮州、汕头一带失败。**中央指示谭放弃革命委员会领导职务。1o月谭和吴玉章等人到达香港。

    南昌起义失败后谭平山从潮汕经香港到达澳门。此时**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左”倾盲动主义的指导下处分了大批党内干部。谭受的处分最重被开除了党籍。关于谭被开除党籍一事周恩来曾经过:“他被开除党籍的原因是张国焘反对南昌起义谭平山对一位师长张国焘若反对起义就把他杀掉。当时我任前委书记这个师长来征求我的意见我党内斗争不能这样做。后来有人把这事告诉了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代表就决定把谭平山开除了。今天看来这个处分是不完全妥当的。”11928年初谭从澳门回到上海才知道自己被开除了党籍。他不服气多次写报告要求复议请求党组织允许他继续留在党内决心克服自己的缺和错误。然而这个愿望未能实现。但谭仍关心着党的工作关心中国革命的进展。谭给**中央写信指出“左”倾盲动主义统治着的中央的一些过“左”政1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o年版第173页。策及其危害提出了对于中国革命的方针政策和策略的一些正确看法。2谭的信不仅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相反却被当作反面教材加以批判。谭十分痛苦、灰心失去了重新回到党内继续为党工作的希望。

    谭平山被开除出党后重新考虑自己今后的去向。他先联络国内一些既反对蒋介石的国民党又不满**现行路线的人在上海成立国民党左派联合办事处。后又组织中华革命党出版《突击》、《灯塔》周刊进行宣传活动。1929年3月谭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表《中华革命党对时局宣言》揭露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号召人民起来革命“和新的军阀拼个你死我活”;同时也批评中国**“盲目暴动不顾事实一味孤行更且强迫罢工误施恐怖”等等。193o年春邓演达回国后和谭平山一起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通称第三党)继续从事反蒋活动。8月在上海召开十省、区代表参加的全国干部会议通过了该党的纲领《政治主张》出版《革命行动》月刊主张建立“以农工为中心的平民政权”。由于和邓演达在党的纲领和名称以及反蒋的方法上有分歧谭离开上海到香港。1933年11月李济深、陈铭枢等在福建成立反蒋的福建人民政府。谭在香港支持福建人民政府的活动。1934年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后谭退出了第三党。

    1935年8月1日**中央表抗日救国宣言号召各党各派联合抗日。谭平山积极响应在各地奔走呼号推动团结抗日。1938年春天被蒋介石召见征询施政意见并参加了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的起草工作。1938年4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谭被恢复国民党党籍任历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还任国民党军事委员政治部指导委员和设计委员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常务干事。1938年1o月武汉失守后谭到重庆。随着蒋介石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真面目的暴露谭对蒋介石政权的幻想破灭了。在周恩来、董必武等人的关心和帮助下谭在政治上逐渐站在**一边并积极投入国统区的民主运动。1942年底谭联络国民党上层人士以及教育界、工商界人士成立民主同志座谈会推动民主运动的展。1943年8月谭平山、陈铭枢、杨杰等人在民主同志座谈会的基础上起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1945年1o月28日“民联”正式成立。谭是“民联”中央临时干事会常务干事之一是常务干事会的实际主席。

    抗战胜利后谭平山在重庆参加集会表演讲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有力地配合了**与蒋介石的谈判斗争。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谭和冯玉祥、陈铭枢等在会上表演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特地表《对政治协商会议之意见》要求释放政治犯撤销特务机关停止内战结束一党专政结束国民党的训政组成举国一致的民主联合政府。11946年秋谭平山从重庆到上海。他拒绝参与国民党的一切活动继续公开抨击国民党反动派。1947年2月谭主持召开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临时中央干事会指出“国民党建立的革命政府变成反动政权”号召全体成员“为着实现三民主义、实现和平、实现民主而奋斗”2。1947年5月2《团结报》1956年4月25日。

    1重庆《新华日报》1946年1月26、27日。

    2《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第四次政治会议政治报告》《民潮》第6、7期合刊1947年4月5日出版。国民党加强对民主党派的迫害造谣“民联”受**控制准备加害谭平山。1947年秋谭被迫到香港。他以香港为基地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谭和李济深、蔡廷锴、陈铭枢、王昆仑等人联合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民主同盟会和其他国民党民主派分子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1948年元旦“民革”正式成立公开宣布脱离蒋介石控制的国民党决心“为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政权实现中国之独立、民主与和平”3而斗争号召各地同志率部武装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并呼吁成立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代表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民革”的成立标志着国民党民主派的大联合对中国民主革命起了积极的作用。

    正当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国民党统治摇摇欲坠之际国内资产阶级右派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右翼在人民中散布所谓“第三条道路”的幻想阻止人民革命战争。谭平山在香港团结各民主派分子揭露所谓“第三条道路”的实质号召将革命战争进行到底。

    1948年5月1日中国**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谭平山表通电、文章和演讲拥护中国**的号召认为“**的五一节口号就是适应人民要求的号召”1。9月15日谭与其他民主人士响应**号召离开香港。1o月从丹东进入解放区进行新政协的筹备工作。谭负责领导起草新政协组织条例。9月21日谭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被选为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参加大会的领导工作。在政协会议上谭平山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并被任命为政务委员会委员及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谭平山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1951年底到1952年1o月全国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谭领导的人民监察委员会全力投入了这一场运动。谭总结人民监察工作的经验有三:一是坚持了人民的立场和为人民服务的观;二是坚持了监察工作的群众路线;三是坚持了监察纠举与改进工作相结合教育改造与纪律制裁相结合的方针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谭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这时人民监察委员会改为监察部谭因年老有病不再负担繁忙的行政事务工作。1956年2、3月谭平山抱病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三届代表大会鼓励“民革”的同志们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而奋斗。谭当选为民革中央委员和民革中央副主席。

    1956年4月2日谭平山在北京病逝。**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彭真致悼词高度评价和赞扬了谭平山为中国革命奋斗的一生指出谭平山“是一个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者他拥护中国**的领导他坚决拥护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1。谭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贡献、有影响的革命家。198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谭平山文集》。

    3《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行动纲领》《华商报》1949年1月4日。1香港《华商报》1948年5月23日。

    2《人民日报》1952年9月22日。

    1《人民日报》1956年4月5日。

    第三十一章章伯钧章伯钧1895年11月17日(清光绪二十一年十月初一日)生于安徽桐城县。父章扬清略有田产28岁时因乘船遇大风落水淹死。当时章伯钧只有7岁。父殁后其母变卖田产供其兄弟三人上学。

    章伯钧幼年念过几年私塾继入桐城中学读书受到桐城派的影响喜好“考据”、“词章”之学。辛亥革命后复受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学的影响。1916年考入武昌国立高等师范学校英语系192o年毕业回到安徽任宣城师范学校校长。此时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蓬勃展时期在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启迪下他积极主张革新进步聘请了恽代英等革命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任教员因不为当局所容一年后被解除校长职务。1921年到北京投考庚款留美未被录取。时任安徽省教育厅长的许世英对章颇器重给以公费派赴德国留学。次年章由上海启程与高语罕、朱德、孙炳文同轮前往柏林。

    到德国后章伯钧入柏林大学学习攻黑格尔哲学。他在柏林大学学习3年政治上颇为活跃先后参加了中国**和国民党。1925年与到达柏林的邓演达相识。

    1926年春章伯钧回国抵达当时处于革命**中的广州其时郭沫若在中山大学任文学院长经孙炳文介绍章被聘为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1o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应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之邀章伯钧从广东到达武汉任总政治部宣传科长。1927年3月邓演达兼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长章伯钧被任命为农民部设立的兵农联合委员会主席。他积极支持农民运动反对蒋介石叛变革命成为邓演达的得力助手。

    1927年7月武汉汪精卫集团实行“分共”大革命失败邓演达离开武汉前往苏联章伯钧则到南昌参加了八一起义并被任命为总政治部副主任。8月5日起义军撤离南昌章伯钧随军南下。部队进入广东后与国民党军队交战失利他经潮州乘船到香港后又转至上海从此脱离了**。

    1927年11月1日邓演达与宋庆龄、陈友仁3人在莫斯科表宣言谴责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表示要继续与新旧军阀势力作斗争实现孙中山的革命三民主义并提出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在国内的章伯钧予以积极响应。1928年章在上海与谭平山、郑太朴、朱蕴山、邓初民等起组织了中华革命党。他们认为叛变革命后的国民党“已成为新旧军阀官僚买办豪劣以及投机腐化分子等反革命势力的集合体”1是人民的仇敌革命的对象要求推翻南京政府并恢复孙中山在“二次革命”失败后改组建立的中华革命党继续民族民主革命;同时又不同意中国**在农村聚集展革命力量的主张。他们与在国外的邓演达取得联系得到邓的支持。人们从此把这个介乎国共两党之间的政治派别称之为第三党。

    193o年5月邓演达回国。8月邓在上海主持召开全国干部会议1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通过了由邓起草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性文件《政治主张》选举了领导机构中央干部会邓被推为总干1《中华革命党对时局宣言》原件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

    1该党以后即把这次会议看作是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

    事章伯钧任中央宣传委员会主任。临时行动委员会主张推翻南京政府建立以农工为中心的平民政权。国民党对邓演达的反蒋活动深为忌恨1931年8月17日将邓逮捕11月予以杀害。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被迫转入地下由章伯钧、黄琪翔、彭泽民、季方等列名负责中央工作。

    1932年十九路军在上海动一二八淞沪抗战黄琪翔曾参与策划章伯钧则在北方从事反日军事活动。1933年11月章伯钧和黄琪翔参与了蒋光鼐、蔡廷锴、陈铭枢等动的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章伯钧被任命为福建人民政府经济委员会委员并兼任所属的土地委员会主任委员。在“闽变”期间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声明脱离国民党参加陈铭枢组织的生产人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亦于此时宣布解散章伯钧和黄琪翔等也参加了该党。福建人民政府成立后不到两个月即宣告失败。1934年初章伯钧在香港与黄琪翔、彭泽民等召开临时代表会议宣布复党。随后章伯钧去日本除与各方面爱国人士联系外并成立临时行动委员会支部与留日同志经常开会交换意见从事抗日反蒋活动。

    1935年11月1o日章伯钧和彭泽民在香港召开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鉴于反抗日本的侵略、实现民族解放已成为全国人民的迫切要求决定将临时行动委员会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从此成为与国民党完全割断了联系的独立政治集团。会议通过《临时行动纲领》并表对时局宣言。宣言指出:日本侵略华北目的在灭亡中国中国人民“唯一的出路便是立刻动民族革命的战争以求完全的解放”。认为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民族革命战争没有广大的农民参加便无胜利的希望因此必须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土地革命与反日战争是不可分离的。”要求一切革命的党派“在目前民族生死的最后关头中应该放弃其宗派的偏见在反帝反日战争和土地革命两大原则之下形成巩固的联合战线组织统一的行动指挥机关”1。《纲领》认为:“中国现有苏维埃的政权和几十万红军的存在这是一个为世人所惊骇的事实。”2要求承认**领导的革命政权恢复大革命时期的联俄、联共政策。这次会议新选举了章伯钧、彭泽民、黄琪翔等19人为临时中央执行委员章伯钧成为中央的主要领导人。

    1937年7月1o日章伯钧和彭泽民致电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制定共同遵守的纲领实现民主政治改善劳动人民生活释放政治犯成立人民武装指导机关组织抗日志愿军等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3。七七事变后国民党设立国防参议会邀请各抗日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出席会议报告国际形势和前方战事情况征询与会者意见由于歧视和压迫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国防参议会没有邀请章伯钧及其他负责人与会。1938年3月1日章伯钧在武汉主持召开了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第三次代表会议通过《抗日时期的政治主张》要求国民党作政治上的大改革“整个地扫除官僚主义的毒害切实实行民主政治”1。他并著文:“抗1宣言原件存农工民主党中央。

    2中华论坛》第1卷第1o、11期合刊。

    3《中华论坛》第1卷第1o、11期合刊。

    1《中华论坛》第1卷第1o、11期合刊。

    战与民主不可分离曾经是我们一贯的主张必须实行民主政治才能增加抗战力量保证抗战胜利。”2为了实现民主政治他主张建立民意机关使人民有参政的机会。3月末国民党在汉口召开临时全国代表会议决定设立国民参政会。6月章伯钧被聘为国民参政员代表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参加了在汉口举行的第一届国民参政会第一次会议。不久和其他国民参政员一同去重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